
建筑沙子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,廣泛用于混凝土配制、砂漿攪拌、地基回填等領域。根據來源和加工方式的不同,建筑沙子主要分為河沙、海沙、機制沙三大類,其物理特性與適用場景各有差異。
1. 河沙
河沙是由天然河流沖刷形成的天然砂,顆粒圓潤、含泥量低(一般≤3%),級配連續性好,是建筑用沙的。其表面光滑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流動性和密實度,廣泛用于高強度混凝土、裝飾砂漿等工程。但過度開采易破壞河道生態,我國多地已限制開采。
2. 海沙
海沙顆粒較細且含鹽量高(氯離子含量0.1%-0.3%),直接使用會腐蝕鋼筋,必須經淡水沖洗和氯離子檢測達標后方可用于建筑。我國規范要求氯離子含量需低于0.06%,因此海沙多用于程或非結構部位。
3. 機制沙
通過機械破碎花崗巖、石灰巖等制成的機制沙,具有棱角分明、石粉含量高(10-15%)的特點。其粗糙表面可增強混凝土骨料咬合力,適用于高強度結構,但需控制石粉比例以防止開裂。機制沙生產過程環保,逐漸成為河沙替代品。
質量控制要點
建筑沙子需符合《建設用砂》(GB/T14684)標準:細度模數2.3-3.0為佳,含泥量≤5%,云母含量≤2%。施工前需進行篩分試驗、氯離子檢測。特別需注意:海沙必須提供淡化處理證明,機制沙需檢測壓碎指標(≤30%)。
隨著環保政策收緊,機制沙市場占比已超80%。未來建筑沙子將向工業化生產、再生利用(建筑垃圾制沙)方向發展,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上一條:天津砂石批發相關介紹
下一條:沒有了